社會學帶給我們最重要的東西並不是一套特殊的事實或理論,而是一種威力無窮的方式,讓我們能夠觀察世界、思考世界、思考我們和世界的關係。社會學為我們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,也給了我們一面鏡子,反映出在與世界的關係中,我們是誰。這本小書就是關於認識這扇窗和這面鏡子,以及如何學著使用他們,使我們看得更清楚。
三位學界知名的社會學學者,為何選譯這本小書?光是這一點就讓人很好奇。說穿了,這是一本「反教科書」的教科書,或稱為新教育方向下的教科書。新的方向不強調知識的背誦,而重視引起學生的熱情與對於這種學問的鑽研興趣。本書從生活出發,娓娓述說社會學的點點滴滴,不吊書袋子,幾乎找不到多少術語,但最後你會發現,你也能像社會學家一樣地思考問題了。對於念過社會學的人,因此又是一本讓你「融會貫通」的書。譯者成令方教授稱這本書是一本「開胃書」,頗為生動。
內容連載
“我是個學以致用的社會學家。這本書要談的是,社會學是什麼,我如何學以致用,將社會學學以致用是什麼意思,為什麼值得這麼做。這本書想要呈現,社會學如何滲入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層面:從早報的頭條新聞,個人成長的經驗,到世界上種種的迫害蹂躪。不論是雞毛蒜皮的小事,還是驚天動地的大事,是簡單的事,還是複雜得超乎我們想像的事,社會學都有所牽扯。
我在很多方面都將社會學學以致用。不論是我思考著社會生活怎麼運作,我寫作,還是我和別人一起企圖瞭解世局又有什麼變化,如何影響我們生活,我都在實踐社會學。在這個紛擾的世界,人們因為種族、性別、性偏好等等差異在生活上倍感困惑,我藉著當公司團體的顧問,替人解惑—我在實踐社會學。我走在街上,在市場中流連,在路邊的飯館小坐,喝杯咖啡,觀察著周遭的世界,質疑著人生到底是怎麼回事,思索著芸芸眾生綿密交織的人生長河裡頭有些什麼,什麼把我們凝聚在一起,什麼又把我們拆離,這些都如我學生會說的一般—都跟我扯得上關係—我在實踐社會學。”
我在很多方面都將社會學學以致用。不論是我思考著社會生活怎麼運作,我寫作,還是我和別人一起企圖瞭解世局又有什麼變化,如何影響我們生活,我都在實踐社會學。在這個紛擾的世界,人們因為種族、性別、性偏好等等差異在生活上倍感困惑,我藉著當公司團體的顧問,替人解惑—我在實踐社會學。我走在街上,在市場中流連,在路邊的飯館小坐,喝杯咖啡,觀察著周遭的世界,質疑著人生到底是怎麼回事,思索著芸芸眾生綿密交織的人生長河裡頭有些什麼,什麼把我們凝聚在一起,什麼又把我們拆離,這些都如我學生會說的一般—都跟我扯得上關係—我在實踐社會學。”
